<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推動進步,共促發展,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之全國總決賽圓滿落幕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實現乳腺癌診療規范化與同質化,全面提升我國腫瘤防控水平!

    隨著臨床醫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乳腺癌診療已邁入精準醫療時代,多學科診療(MDT)模式在乳腺癌診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加強乳腺癌診療規范及質量控制管理工作,保障乳腺癌診療質量與安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健委相關政策要求,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在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的指導下,以乳腺癌多學科規范診療能力建設為切入點,特別舉辦了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質造營2021。
    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從最初107家醫院參選報名,至41家MDT戰隊進入初賽,歷經以線上/線下形式共同開展多次學術知識和技能的比拼,10月16日,四強團隊在北京2021中國乳腺癌規范診療與質量控制大會上展開了最后的冠軍爭霸大賽,賽事精彩異常。

     
    本次大會還特別邀請國內乳腺癌多學科診療領域專家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并邀請6家優秀參賽單位進行表演賽,四海精英齊聚,八方才俊共論,旨在促進各醫院多學科診療能力的提升,實現乳腺癌診療規范化與同質化,全面提升我國腫瘤防控水平。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在開場致辭中回顧了乳腺癌規范診療與質量控制大會從最初的50余人,目前已發展成全國性、引領性的規模化大型活動。同時,徐兵河教授對于本次大賽的參賽隊伍表達熱切的祝福與期待。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在致辭中闡述了本次MDT大賽的背景,他表示,2018年8月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的成立開啟了乳腺癌單病種診療的新方向。
     
    作為國家首個試點的病種,乳腺癌單病種質控在MDT診療能力建設方面的經驗將為后續病種開展規范化診療質控工作起到指導和借鑒的作用,將為全國MDT診療水平的提高及腫瘤防控工作做出巨大貢獻。

    圖1.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徐兵河教授(左)和馬飛教授(右)

    第一篇章質造營-MDT協作戰

    在山東省腫瘤醫院王永勝教授和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劉新蘭教授的主持下,青島大學附屬醫院MDT團隊首先亮相,帶來一例HER-2陽性乳腺癌的病例匯報。

    圖2.山東省腫瘤醫院 王永勝教授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 劉新蘭教授

    病例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MDT團隊病例分享
    該例患者為58歲絕經后女性,因右乳腫物半年余入院,臨床診斷為乳房惡性腫瘤(右)cT3N1M0,IIIA期,HER-2陽性。經MDT小組討論及與患者的溝通,行新輔助ECx4-TH x4化療方案,療效評估為部分緩解(PR)。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術,術后行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直到完成1年治療,并行右側鎖骨上下+胸壁+內乳區放療。輔助治療結束2年余,因對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行乳腺癌晚期一線THP方案治療,療效評估為PR。
    圖3.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春海浪戰隊

    專家點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殊教授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樹森教授分別提問并予以點評。
    • 多中心病灶乳腺癌患者若考慮保乳術,應根據患者多中心病灶退縮程度及新輔助前定位標記夾位置判定;

    • T3N1M0患者如果行雙靶化療方案,去蒽環類藥物的使用仍有爭議,尚無定論。

    圖4.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王殊教授和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王樹森教授

    病例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MDT團隊病例分享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帶來一例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病例。該例患者為36歲絕經前女性,于3余年前于外院行左乳癌保乳術+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術后隨訪發現左乳癌復發,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經小組MDT討論并結合武漢當地新冠疫情,僅行THP方案1周期后改為卡培他濱+吡咯替尼方案治療。

     
    無進展生存期(PFS)11個月后疾病進展,行左乳切除+右側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術后病理診斷為rypT1aN0M0,HER-2陽性。術后選擇THP治療,因治療副作用6周期后改為HP+內分泌治療維持至今。
    圖5.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珞珈之音隊

    專家點評

    河南省腫瘤醫院劉真真教授和山東省腫瘤醫院王永勝教授分別提問并予以點評。
    • 針對患者的情況,也可行THP方案治療,再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局部介入治療;保乳術后復發、對側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積極的治療或將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生存;

    • 介紹了右上肢淋巴系統功能保護方案。

    圖6.河南省腫瘤醫院 劉真真教授和

    山東省腫瘤醫院 王永勝教授

    病例三:廣東省人民醫院MDT團隊病例分享
    廣東省人民醫院MDT團隊帶來一例HER-2陽性乳腺癌的病例。該例患者為絕經前36歲女性,因發現右乳腫物1周入院,臨床診斷為右乳腺浸潤性癌(非特殊型),cT2N1M0,Luminal B HER-2陽性,淋巴結穿刺確認并放置clip。經MDT小組討論后,行新輔助治療TCbHP方案6周期,右乳癌保乳根治術+部分背闊肌充填+前哨淋巴結活檢(吲哚菁綠+納米碳)。術后行放療+內分泌治療(卵巢功能抑制+芳香化酶抑制劑,即OFS+AI)+靶向治療(T-DM1),患者行T-DM1輔助治療1年,目前隨訪正常。
    圖7.廣東省人民醫院粵戰粵勇戰隊

    專家點評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劉運江教授和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劉新蘭教授分別提問并予以點評。
    • 兩位教授均肯定了該病例診療的規范性,稱其為“教科書”級病例;

    • 乳腺多中心病灶新輔助后呈篩狀退縮,手術不進行外擴切除;三陽性乳腺癌的內分泌強化治療需要基于臨床研究證據,如本例患者行OFS+AI即是基于Monarch E研究的證據!

    圖8.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劉運江教授和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腫瘤醫院 劉新蘭教授

    病例四: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MDT團隊病例分享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MDT團隊帶來一例HER-2陽性乳腺癌的病例。患者49歲絕經前女性,發現雙側乳房6月余,臨床診斷為雙原發乳腺癌,左乳:T2N0M0,IIA期,三陰型;右乳(考慮多中心性乳腺癌):T2N1M0,IIB期,三陰型。行胚系BRCA1/2基因檢測,發現有BRIP1和PMS2基因突變,經MDT小組討論,行TP新輔助化療方案6周期,療效評估為PR,遂行雙乳癌改良根治術。術后輔助放療(右側鎖骨上下區+內乳區+胸壁,50Gy/2Gy/25f)+卡培他濱輔助強化治療。
    圖9.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津津有道隊

    專家點評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應建明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謹教授分別提問并予以點評。
    • 對于行多基因檢測的適應人群,津津有道隊表示對于早期三陰型乳腺癌;≤50歲女性;雙原發;呈多灶/多中心發病的乳腺癌患者建議行多基因檢測;

    • 后續該病例應更關注PMS2突變基因的進一步分析結果。

    圖10.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應建明教授和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楊謹教授

    比賽結果公布
    隨著緊張、激烈、友好的賽事比拼,本次大賽的“王者之旅”均展現了乳腺癌MDT診療的專業性、規范性與臨床知識技能的廣博性,四支戰隊以高水平、高標準、高戰績呈現了乳腺領域青年醫師的風采與氣宇。結合專業評審團打分及場外人氣投票得分,王坤教授帶領的廣東省人民醫院粵戰粵勇戰隊,以98.5分的成績一舉奪魁,榮獲“2021質造營”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冠軍。
    圖11.“2021質造營”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結果

    第二篇章規范診療質在必行

    大會第二篇章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吳炅教授和楊謹教授主持,馬飛教授從乳腺癌單病種MDT診療模式、規范化診療能力建設、乳腺癌MDT調研結果、全國乳腺癌MDT診療現狀及問題四個方面闡述了《乳腺癌質控多學科診療現狀分析》報告。馬飛教授指出,乳腺癌MDT模式可縮小診療水平的區域差異,提高診療效果的規范同質。實施“單病種、多學科”診療,遴選腫瘤規范化診療示范醫院等是加強腫瘤規范化診療的必要手段。由此國家乳腺癌規范診療質控試點中心針對全國200家試點醫院,從我國乳腺癌MDT開展情況,MDT治療率、院內院外流轉情況、MDT的優勢及痛點、MDT未來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開展了現狀調研。
    調研報告結果顯示,大部分醫院已開展規律的院內MDT工作,約50%的醫院開展頻率為一周一次;大部分醫院乳腺癌MDT團隊成員包括乳腺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科;多數醫院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MDT診療率不足30%,晚期乳腺癌患者的MDT診療率在60%以下;約40%的醫院已在院內設立MDT門診;幾乎所有醫院對于MDT的患者獲益都相當認可,但提出了對于MDT合作的痛點和難點;展望我國MDT未來發展,大多數醫院希望能夠出臺乳腺癌領域的MDT專家共識,規范診療及MDT標準流程,惠及我國更多乳腺癌患者。

    圖12.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馬飛教授

    圓桌討論:
    接下來大會特別邀請馬飛教授、應建明教授、楊謹教授、吳炅教授、李曄雄教授和羅婭紅教授針對如何更好的進行多學科的配合,共同助力乳腺癌MDT協作;目前我國乳腺癌MDT合作模式存在的痛點與難點;未來我國乳腺癌MDT的發展和建設方向三方面展開深入討論與交流。
    • 吳炅教授表示,遴選專家是單病種多學科團隊建設的基礎,MDT規范化診療理念的常規化和下沉機制是服務患者的保障,MDT規范化診療的實施是提升患者生存的抓手;
    • 李曄雄教授指出我國指南推薦的一級診療證據與臨床實踐中的差距,未來放療認知的提升、知識的可及性與各學科間交流的增加,將使放療在乳腺癌MDT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羅婭紅教授表示,影像學的發展為乳腺癌MDT的精準診斷提供強大的支持,未來乳腺癌質控標準的制定、規范化診療理念的推廣,影像學將是重要的協作學科之一;
    • 楊謹教授指出我國中西部乳腺癌MDT的診療能力與祖國其他地域的差別,未來希望內科在MDT標準的制定及未來的診療格局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應建明教授表達了病理在臨床中的作用,同時也指出病理的需求來自臨床,對乳腺癌各學科間共同努力,共同奮斗以推動乳腺癌MDT診療能力發展的期待。

    圖13.馬飛教授、應建明教授、楊謹教授、羅婭紅教授、

    李曄雄教授和吳炅教授

    第三篇章優秀隊伍表演賽

    本次大會第三篇章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安華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羅婭紅教授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王海波教授共同主持,來自全國6個乳腺癌MDT團隊進行了優秀病例展示。

    圖14.六支優秀隊伍
    會議最后,馬飛教授總結道,本次大賽四支王牌戰隊及六支特邀表演戰隊展現了我國乳腺領域專家的風貌和專業素養,更展示出我國乳腺癌MDT診療的協作模式及流程,張顯了各大醫院的乳腺癌MDT診療優勢及特色。

    希望通過中國乳腺癌MDT規范診療能力大賽逐出的全國優秀MDT戰隊,推動我國乳腺癌MDT診療的規范與發展,為中國的腫瘤防控添磚加瓦,讓我們聚焦腫瘤多學科規范診療,共筑健康中國2030!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