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胃癌診療指南2021》在病理方面更新較少,主要是對上一版指南作了一些簡化,并刪除了部分相關內容。本文就指南的改動做一些具體的介紹。
![]()
![]()
注釋:
a:更新注釋a的內容,增加EMR/ESD標本處理原則;
在病理組織學診斷部分,2020年的指南在活檢標本診斷較困難時,Ⅱ級推薦指出可以用免疫組化標記檢測,并指出了免疫組化的用途:比如用于組織學類型鑒別診斷,明確血管和淋巴管侵犯、腫瘤細胞增殖活性評估等。
2021版直接刪除了后面的解釋內容,改為“用于診斷的免疫組化標記物的檢測”;明確了活檢標本的免疫組化檢測主要目的和內容。
![]()
a:“經組織病理學確診后,需進行相關分子檢測,……”為新增注釋內容;
f: 新增注釋f的內容,對錯配修復(MMR)蛋白檢測進行具體說明;
新增注釋a:對于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可以進行二代測序(NGS)檢測尋找潛在的治療靶點。強調使用獲得認證的平臺和產品,采取嚴格的質量控制和規范的操作流程。確保結果的可靠性。
對注釋b改為:HER-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可從抗HER2治療中獲益,HER2狀態可預測晚期胃癌患者對曲妥珠單抗治療的反應和生存獲益,應當對所有胃癌進行HER2狀態檢測。
注釋f:MMR蛋白檢測:免疫組化方法檢測MLH1、PMS2、MSH2、MSH6等4個蛋白表達,陽性定位于細胞核,任何一個蛋白表達缺失評價為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所有4個蛋白表達均陽性為錯配修復功能完整(pMMR)。
注釋g:微衛星不穩定(MSI):建議采用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推薦的5個微衛星檢測位點(BAT25、BAT26、D5S346、D2S123、D17S250);
評判標準分為三級:所有5個位點均穩定為微衛星穩定(MSS),1個位點不穩定為微衛星低度不穩定(MSI-L),2個及2個以上位點不穩定為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
MSI多由MMR基因突變及功能缺陷導致,也可以通過檢測MMR蛋白缺失來反映MSI狀態。
一般而言,dMMR(錯配修復功能缺陷)相當于MSI-H,pMMR(指MMR表達正常,無蛋白缺失)相當于MSI-L或MSS。

胃腺癌(高倍鏡下)

責任編輯:Sweet
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胰腺癌日,旨在促進大眾提高對胰腺癌的認知,重視早診早治,醫患攜手,共同戰勝這一頑疾。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醫學界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徐曉武教授與患者家屬王先生就廣大胰腺癌患者最關心的八大問題進行深度交談,從全程管理的角度來看胰腺癌的一體化治療。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