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很常見,生活中女性朋友們也大多不把它當回事,媽媽們也總是和女兒們說,沒事,長大結婚了/有孩子了,痛經就會好。但其實有些疾病是通過疼痛傳達出來,卻被誤以為是痛經,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機會。
曾有一個28歲的女孩,痛經10年,后來實在是疼得受不了,去醫院住院檢查,發現子宮變形像三個月孕期那么大,子宮內膜異位嚴重。西醫建議手術,但由于她還沒有生育,不想手術,轉而求助中醫。這個女孩后來借助微創手術后,以中藥治療為主。現在也有了家庭,順利有了自己的孩子。
因此,對于痛經,我們不是要一味地全部“包容”,認為月經只有“痛”才是正常的,事實上,很多婦科疾病就是通過疼痛在向大家發出預警信號。中醫治療早期痛經的效果也非常好,女孩子們完全不必忍受疼痛。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一個誘因,日常減肥與腫瘤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減肥對過度肥胖的人群是一個好事。
肥胖會導致很多腫瘤的發生,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減肥呢?體重在18.5≤BMI<24Kg/㎡范圍內的人群,體重就是正常的。一些常常嚷嚷著自己胖,對身材不滿意的女孩子反而并不需要減肥,過度減肥會影響卵巢功能,導致閉經、不孕、卵巢功能的衰退等。
輸卵管癌早期是不是不易診斷出來?它與一些慢性炎癥刺激有關嗎?
輸卵管癌的發生率相對其他婦科腫瘤要低一些,再加上早期無明顯特異性癥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輸卵管癌進展期的典型癥狀用三個字概況為帶、痛、塊,具體為陰道排液、腹痛以及盆腔腫塊。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預警信號是出血,而輸卵管癌的癥狀則是陰道分泌物異常,像水一樣,一股一股的,有時候像小便一樣。還有就是痛,表現為一側小腹的疼痛,反反復復的痛,在排除宮頸、子宮、卵巢問題后,就要仔細檢查是否是輸卵管的問題。
這三個癥狀中,臨床較為常見的是陰道分泌物的異常,如果出現癥狀一定要去醫院看診。
誘發輸卵管癌最多見的病因就是慢性輸卵管炎,炎癥持續的、長期的刺激,70%的輸卵管癌患者有慢性輸卵管炎的病史。遺傳、基因突變,蛋白變異都有可能是輸卵管癌的原因,但是最常見的、最容易被發現的是慢性輸卵管炎。
出現早期癥狀,及時干預,爭取在輸卵管癌發生之前將苗頭掐滅。對于慢性炎癥的患者,中藥早期介入治療效果非常好,手段也很多,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重視,不要忽視。
李忠教授預約通道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