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嚴重影響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初診癌癥患者疼痛發生率約為25%;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
癌癥疼痛如果得不到緩解,患者將感到極度不適,可能會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郁、乏力、失眠、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體生活質量。
癌痛病因
疼痛的評估
01
數字分級法(NRS)
輕度疼痛(1-3) 中度疼痛(4-6) 重度疼痛(7-10)
02
疼痛面容評分量表
03
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
(1) 輕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
(2) 中度疼痛: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干擾。
(3) 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
癌痛治療原則
止痛藥物分類
01
非甾體類藥
-
常用于癌痛治療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來昔布等。
-
非甾體類抗炎藥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礙、腎功能損傷、肝功能損傷等。其不良反應的發生,與用藥劑量及使用持續時間相關。
-
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日限制劑量為:布洛芬2400mg/d,對乙酰氨基酚2000mg/d,塞來昔布400mg/d。
-
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用藥劑量達到一定水平以上時,增加用藥劑量并不能增強其止痛效果,但藥物毒性反應將明顯增加(“天花板效應”)。因此,如果需要長期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日用劑量已達到限制性用量時,應考慮更換為阿片類止痛藥;如為聯合用藥,則只增加阿片類止痛藥用藥劑量。
02
阿片類藥物
-
目前臨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療的短效阿片類藥物為嗎啡即釋片,長效阿片類藥物為嗎啡緩釋片、羥考酮緩釋片、芬太尼透皮貼劑等。
-
對于慢性癌痛治療,推薦選擇阿片受體激動劑類藥物。
-
長期維持用阿片類止痛藥時,首選口服給藥途徑,有明確指征時可選用皮下注射、靜脈注射、透皮吸收給藥,必要時可自控鎮痛給藥。
阿片類藥物劑量換算表
03
癌痛治療中輔助用藥
04
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及其處理
便秘
惡心、嘔吐
呼吸抑制
參考文獻
(1) 成人癌痛NCCN指南(2021年版)
(2) 癌性疼痛中醫外治診療規范專家共識意見(2014年版)
(3) 癌癥疼痛診療規范(2011年版)
(4) 費勇, 姚明, 劉延青,等. 癌痛個體化精準治療[J]. 中華醫學雜志, 2019, 9(17):1281-1285.
(5) 孫來保, 劉松, 陳秉學. 晚期癌痛治療進展[J]. 實用疼痛學雜志, 2006(3):186-18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