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
中文標題:Tislelizumab聯合安羅替尼和2周期的伊立替康單藥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單臂探索性研究有更新
英文標題:One Arm, Exploratory Study of Tislelizuma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and 2-cycle Irinotecan Monotherapy as Second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來源:Clinical trials (th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研究情況:
總體狀況:正在招募
研究開始時間:2021年8月
初步完成時間:2022年12月[預計]
研究完成時間:2023年6月[預計]
簡要說明
SCLC倍增時間短,增殖率高,早期廣泛轉移。
大多數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血行轉移。小細胞肺癌對初始放化療高度敏感,但復發率高。
局部局限性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策略為化療加胸部放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中,一線鉑類化療已被確定為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效果更佳。
雖然化療的初始反應很高,但很容易復發和產生耐藥性。
在二線治療中,已證明多種化療藥物的單藥活性,但在王杰等人發表的Passion研究中,3-4級血液學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較高,研究抗血管生成藥物阿帕替尼聯合卡利珠單抗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該研究共有59名患者被納入研究。
在47名處于延長期的患者中,確診的ORR為34.0%(95%可信區間20.9-49.3),患者的PFS中位數為3.6個月,OS中位數為8.4個月,鉑敏感和鉑耐藥患者的ORR分別為37.5%對32.3%,mPFS為3.6m對2.7m,mOS為9.6m對8.0m。
59例患者中有43例(72.9%)發生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5例(8.5%)因TRAEs而停藥。聯合方案在鉑敏感和鉑耐藥病例中均顯示出潛在的抗腫瘤活性,小細胞肺癌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借鑒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研究思路。
2020 ASCO報告的Checkmate 9LA研究調查了Nivolumab+2周期化療在驅動基因陰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疫聯合組的mOS明顯優于化療組(15.6個月vs.10.9個月,HR 0.66),1年生存率分別為63%vs.47%。免疫組合組的ORR也有所改善(38%對25%),mDOR為11.3m對5.6m,安全性方面是可以耐受的。
免疫聯合治療組和化療組3-4級治療相關AE的發生率分別為47%和38%。
從機理上看,化療可以增強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破壞免疫細胞的抑制活性,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增加MHC 1類分子的表達,促進成熟樹突狀細胞的免疫應答,在設計中,增加2個周期的化療短期強化治療,彌補免疫短板,如腫瘤負荷大、假性進展、過度進展等問題的早發緩慢和免疫特征性事件,實現方案的優化升級。
基于原理Rational-307研究,Tislelizumab于2021年1月12日被批準與紫杉醇和卡鉑聯合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同時,替雷利珠單抗在廣泛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初步療效。Rational-206研究是一項替利珠單抗聯合一線含鉑化療治療中國晚期肺癌患者的Ⅱ期多隊列研究。
SCLC隊列的mPFS約為7個月,mOS達到15.6個月。
基于上述研究和數據,在SCLC的二線治療中,抗血管靶向藥物聯合化療可以獲得一定的生存效益,尤其是對于復發敏感的患者,效益更為顯著。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逐漸出現在SCLC的二線及后期治療中,但單藥療效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安洛替尼是中國的一種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通過ALTER1202數據獲得了SCLC的第三線和后續適應癥,并被納入2019年CSCO原發性肺癌診斷和治療指南。
同時,它類似于Checkmate9LA研究方案,結合兩個周期的化療,以提高短期療效。
因此,在二線SCLC中嘗試了安羅替尼聯合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和2個周期的伊立替康單藥治療,希望突破現有二線SCLC化療復發率高、疾病進展快的難題,無論鉑敏感復發還是鉑耐藥復發,為SCLC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