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是營養不良的高危人群,其原因很復雜,但簡單來說,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患者的營養及能量需求增加;
二、患者的飲食攝入降低;
三、患者的營養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腫瘤患者的營養及能量需求增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01腫瘤為消耗性疾病
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的增殖能力強很多,剝奪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使腫瘤患者處于能量消耗的狀態,大大增加了患者營養及能量的需求。
02 癌性疼痛提高代謝水平
腫瘤造成的疼痛會使患者處于應激狀態,造成機體的代謝異常,異常代謝會使患者的靜息能量消耗增加,從而提高機體的代謝水平,使患者的營養及能量需求增加。
03 代謝因子促進分解代謝
一方面,惡性腫瘤會釋放代謝因子,增加機體的分解代謝水平;另一方面,惡性腫瘤患者還會抑制體內的合成代謝。分解代謝的增加以及合成代謝的降低,引發體內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導致機體的脂肪和蛋白質過度水解,降低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嚴重消耗機體儲存的能量,容易發生營養不良。
04 長期慢性炎癥增加代謝需求
患者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常常發生炎癥反應,會增加患者體內的代謝需求,并通過消耗體內的脂肪和肌肉、抑制食欲,最終導致患者體重下降。不僅如此,機體還需要修復由于抗腫瘤治療產生的受損組織,若進食量不能滿足自身消耗,機體只能分解自身的組織,這時,患者常出現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風險隨之增加。
05 抗腫瘤治療增加機體代謝
因手術、放療以及化療會對患者造成創傷,使患者的能量、代謝增加,需進食更多的食物來維持能量平衡。但在實際情況中,腫瘤患者卻因各種原因飲食攝入量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導致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總而言之,因為腫瘤為消耗性疾病,加大消耗自身營養物質;癌癥性疼痛增加自身代謝;腫瘤細胞釋放代謝因子,使機體分解代謝增加,合成代謝降低;抗腫瘤治療過程中的長期慢性炎癥、增加代謝等原因,均增加了腫瘤患者的代謝,導致患者營養不良的風險增加。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