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2021 CSCO 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指南系列解讀——徐書杭教授解讀內分泌治療篇

     

    引言

    內分泌治療是分化型甲狀腺癌(DTC)術后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抑制治療和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治療。為進一步規范DTC的內分泌治療策略,我國多學科專家結合循證醫學證據與我國國情,共同編寫了《2021 CSCO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指南》1(以下簡稱《指南》)。醫脈通特邀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徐書杭教授,為我們解讀2021版《指南》中DTC的內分泌治療。

    專家簡介

    徐書杭 教授

    •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副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 德國洪堡大學Charite醫學院醫學博士

    •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青年委員 甲狀腺學組委員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甲狀腺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

    TSH抑制治療的目的是控制TSH水平,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甲狀腺功能并降低腫瘤復發風險2。在DTC術后進行甲狀腺激素治療,可在補充術后甲狀腺激素不足的同時,降低TSH水平,以減少DTC復發,該治療方案已獲多個國際、國內專業學會指南的明確推薦。在方案制定過程中,要根據DTC復發風險及TSH抑制治療副作用風險,結合動態風險評估,設定個體化TSH控制目標,平衡獲益和潛在風險。

    TSH抑制治療

    • 指南推薦:基于DTC復發風險、治療反應和TSH抑制的副作用風險,設定和調整DTC患者術后TSH的個體化控制目標

    表1 TSH抑制治療指南推薦

    解讀1:結合DTC復發風險分層,制定TSH抑制治療目標

    表2 成人 DTC術后初治期 TSH 抑制治療目標

    對于復發高危和中危的患者,目前多認為術后TSH水平應分別抑制在0.1 mU/L和0.5 mU/L以下,但仍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一般認為,復發低危患者的TSH水平應控制低于2.0 mU/L,但近期的相關研究提示,低危DTC患者的TSH抑制治療獲益可能有限,對于復發風險較低的患者,TSH控制目標可能更加寬松。

    解讀2:動態監測評估療效,及時調整治療目標

    隨訪期間,對于結構反應不全的患者,無特殊禁忌證時,血清TSH水平應維持在0.1 mU/L以下;對于生化反應不全的患者,血清TSH水平應維持在0.1-0.5 mU/L;對于反應良好(臨床及生化均未發現疾病)或反應不確定但存在高風險疾病的患者,應考慮將血清TSH水平保持在0.1-0.5 mU/L,維持5年以上,之后病變不復發,TSH抑制治療可以降低;對于反應良好或反應不確定的患者,尤其是復發風險低的患者,血清TSH水平可以保持在低參考范圍內(0.5-2.0 mU/L)。

    表3 成人DTC隨訪期長期TSH抑制治療目標

    • 指南推薦:TSH治療用藥首選左甲狀腺素(L-T4)口服制劑空腹頓服

    解讀1:正確選擇藥物,維持穩定TSH水平

    TSH抑制治療用藥首選L-T4口服制劑,早餐前60min空腹頓服,利于維持穩定的TSH水平。干甲狀腺片中甲狀腺激素的劑量和T3/T4的比例不穩定,可能帶來TSH波動,因此不建議在長期抑制治療中作為首選。

    解讀2:個體化用藥,起始劑量視患者身體狀況而定

    L-T4起始劑量需結合患者年齡和伴發疾病情況。年輕患者可足量起始;老年或伴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初始劑量為12.5-25μg/d,甚至更少,增量更緩、調整間期更長,病嚴密監測心臟狀況。

    • 指南推薦:結合TSH抑制治療副作用風險,調整特殊人群TSH目標

    解讀1:及時調整妊娠、產后患者及兒童的TSH目標

    妊娠期間和產后哺乳期根據抑制治療目標合理使用L-T4是安全的,產后DTC患者TSH抑制治療目標與妊娠前設定的目標一致。孕前TSH抑制治療已達標,妊娠期間增加L-T4者,分娩后可將L-T4減量至孕前用量。對于兒童的TSH抑制治療,需根據復發風險分層進行個體化TSH目標設計。發現或懷疑疾病,持續存在,則繼續維持該目標,否則可在治療一段時間后將TSH恢復到正常低值。

    TSH抑制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置

    • 指南推薦:啟動TSH抑制前評估基礎心血管功能、骨健康狀況等,結合患者基礎疾病和TSH抑制治療副作用風險,調整TSH目標

    表4 TSH抑制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置指南推薦

    解讀1:關注心血管風險,治療前進行評估,及時進行藥物預防

    對于需要將TSH抑制到低于TSH正常參考范圍下限的患者,需評估治療前基礎心臟情況。對于高齡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危險因素患者,考慮給予β受體阻滯劑,以預防心血管系統副作用。

    解讀2:關注骨骼健康,積極進行預防

    有研究提示,TSH抑制治療可影響絕經后女性的骨密度,可明顯增加老年患者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降低50歲以上患者的骨密度,且與L-T4劑量呈正相關。指南推薦TSH治療期間,重點關注絕經后女性的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癥,且對其他人群進行積極監測。

    解讀3:兼顧副作用風險,控制最大可耐受目標

    表5 成人DTC術后TSH抑制治療的副作用風險分層

    指南根據患者基礎健康狀況,將TSH抑制治療的副作用風險分為極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對于存在中高危危險因素的DTC患者,應兼顧副作用風險,將TSH控制至接近達標的最大可耐受程度。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治療

    • 指南推薦:術前進行預防性治療,術后給予補鈣、補鎂、補充維生素D或甲狀旁腺激素替代治療

    表6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治療指南推薦


    解讀1:關注血鈣、血鎂水平,及時治療

    術后血鈣低于正常水平,需口服補充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低鎂血癥常與低鈣血癥并存,低鎂血癥易導致低鈣血癥不易糾正,因此應注意監測血鎂水平,對于病程長、低鈣血癥難以糾正者,給予補鎂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分化型甲狀腺癌診療指南(2021)[M].人民衛生出版社.

    2. 倪文婧,徐書杭,劉超.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甲狀腺激素治療:當前實踐的反思[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21,37(8):760-76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