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SCLC作為肺癌一種相對少見的亞型,占肺癌總數的約15%[1],因其具有生物學上相對復雜的特性,使其成為肺癌中侵襲性最高的分型,尤以惡性程度高,腫瘤細胞增值快,病情進展迅速,復發率極高等特點在肺癌診療領域被廣大專家學者熟知。
本例ES-SCLC并縱膈淋巴結及脊柱多節段骨轉移患者,應用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完成3周期治療后,患者腫瘤明顯退縮,控瘤效果顯著,為患者帶來長生存希望。
入院情況:患者男性,74歲,因腰痛伴右臀部麻木1周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30余年,冠心病病史1年余,服藥控制情況尚可。吸煙史十余年,已戒煙。否認腫瘤及其他遺傳病史。
入院影像學檢查:
2021年07月03日腰椎MRI檢查提示:
1.腰5及骶2椎體骨質破壞,考慮為轉移瘤。
圖1 2021年7月03日腰椎MRI檢查
2021年7月09日胸部CT檢查提示:
1.左肺門及縱膈見團塊狀軟組織密度影,密度不均大小約4.7cm*8.4cm,周圍見少許條形高密度影。右肺中葉大小約5mm占位性病變。
圖2 2021年7月09日胸部CT縱膈窗及肺窗
穿刺病理檢查:
2021年7月9日患者行經支氣管鏡引導針吸活檢(EBUS-TBNA),病理檢查提示:小細胞肺癌。
診斷結果:
左肺小細胞肺癌并縱膈淋巴結及腰骶椎多發轉移,腫瘤分期:IV期。
治療經過:
2021年7月12日給予患者免疫聯合依托泊苷+洛鉑(EP)化療方案:
-
度伐利尤單抗620mg 靜滴+依托泊苷100mg d1-5+注射用洛鉑50mg d1;
-
藥物治療后,患者出現II度消化道反應及骨髓抑制,隨即給予化療藥物減量。
8月4日、9月4日分別給予患者兩次免疫聯合EP方案化療:
-
度伐利尤單抗620mg 靜滴+依托泊苷100mg d1-4+注射用洛鉑40mg d1-2;
-
治療期間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截止2021年9月13日患者共完成3個周期治療
2021年10月13日開始安排患者行放射治療:
靶區勾畫:
-
CTV:CT骨窗上至L2椎體一半,下至L4椎體下緣。
-
PTV:CTV外擴0.5cm,6MV X—Ray,等中心三維適形調強放療。
治療計劃:PTV 30Gy/3Gy/10F,1/日,5次/周
治療期間復查情況:
2021年7月19日——2021年8月12日,前兩周期治療結束后,患者復查肺部CT,提示左肺上葉縱膈旁腫瘤病灶進行性縮小,療效評估達到部分緩解(PR)。
2021年9月13日完成第三周期治療后,復查胸部CT提示腫瘤大小基本同前相仿,療效評估疾病穩定(SD)。
治療期間,腫瘤標記物控制情況良好,化療藥物減量后,患者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圖3 患者治療前及3周期度伐利尤單抗+EP方案化療期間復查胸部CT結果
隨著起源于美洲的煙草風靡全球,使得肺癌逐漸成為一種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經過全球肺癌診療領域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肺癌的診療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患者的預后及生存質量均獲明顯提升。
而占據肺癌15%的SCLC患者,因其癥狀隱匿且缺乏特征,惡性程度高,易轉移的特性,治療效果一直難獲突破。僅依賴化療聯合放療的傳統治療方式,患者耐受性差,5年生存率常常低于5%。SCLC已經成為肺癌診療領域亟待解決的難題。
近年來,惡性腫瘤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免疫治療的興起和發展,對于整個惡性腫瘤治療領域都是一次變革,為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選擇。在SCLC診療領域,以度伐利尤單抗為代表的免疫治療藥物,憑借其良好的療效與可靠的安全性數據,為SCLC患者帶來了長生存的希望。
該病例是一位ES-SCLC并縱膈淋巴結及腰骶椎多發轉移的患者。患者并非因肺部相關癥狀入院,而是因腰部疼痛不適,MRI檢查腰5、骶2椎體占位考慮轉移病灶而入院檢查治療的。這也印證了SCLC發病癥狀隱匿,惡性程度高且易轉移的特性。患者入院完善影像學檢查后,提示左肺縱膈旁,右肺及縱膈淋巴結,腰骶椎椎體均發現腫瘤病灶。
根據《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推薦,給予患者度伐利尤單抗聯合EP方案化療,前兩周期治療完成后,復查肺部CT提示左肺上葉縱膈旁腫瘤病灶進行性縮小,療效評估達到PR。盡管第三周期治療后患者療效評估SD,但仍有效控制了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為進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患者治療期間曾出現輕度藥物不良反應,在化療藥減量及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癥狀很快消失,患者治療耐受性良好。
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年會(ASCO)發布了CASPIAN研究的最新結果。度伐利尤單抗+依托泊苷+順鉑或卡鉑組的中位總生存時間(mOS)達12.9個月,顯著優于化療組的10.5個月(P=0.0047),度伐利尤單抗聯合治療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27% (HR=0.73,95%CI 0.59~0.91) [2]。與此同時,在該項研究入組的123例中國患者中,度伐利尤單抗+化療組的mOS達到了14.4個月,而化療組為10.9個月,降低死亡風險35% (HR=0.65,95%CI 0.41-1.03),研究結果較全球研究數據表現更好。
良好的療效及安全性數據為藥物的臨床應用奠定的堅實的基礎。2019年12月,度伐利尤單抗作為首個PD-L1抑制劑在中國獲批上市,隨后在今年7月14日,度伐利尤單抗一線治療ES-SCLC的新適應證在國內獲批。我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也將度伐利尤單抗+依托泊苷+順鉑或卡鉑作為廣泛期SCLC的推薦治療方案。
雖然SCLC在肺癌整體發病人群中占比不高,但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有相當多SCLC患者亟待有效的治療手段。臨床研究中優秀的療效與安全性數據,在該位患者的治療中得到了印證。度伐利尤單抗為代表的PD-L1單抗,在SCLC治療領域的突出表現,更為臨床諸多患者帶來了福音。而真實世界中患者接受治療的寶貴經驗,就更值得借鑒。
技術專長:常見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
安徽省抗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全科醫學腫瘤內科分會委員
阜陽市腫瘤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阜陽市基層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參考文獻:
[1]LUNGevity Foundation. Types of Lung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types-of-lung-cancer. Accessed March 2020.
[2]PAZ-ARES L, DVORKIN M, CHEN Y, et al. Durvalumab plus platinum-etoposide versus plati- num-etoposide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CASPIA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J] . Lancet, 2019, 394 (10212): 1929-1939.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