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全國大多數國家的數據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攀升,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1位,女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2位。肺癌的發病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
放療適用于哪些肺癌患者
肺癌通常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85%,小細胞肺癌(SCLC)占15%~20%。放療適用于不同類型的各期肺癌。其中同步放化療是III期不可切除NSCLC的基石。最新研究顯示,同步放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可顯著延長局部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讓患者獲益。
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國內外指南提到,在NSCLC的不同階段中,放療都能參與,并發揮重要作用。
在早期患者中,對于因其他原因(如嚴重的心臟疾病、肺功能不佳)導致無法耐受或拒絕手術的人群,立體定向放療(SBRT)是手術的標準替代選擇。
對于局部晚期(III期)NSCLC,尤其是肺尖部腫瘤(侵犯胸壁或神經、血管較豐富)患者,直接手術難度較高,這時可以通過新輔助放療+化療來縮小腫塊,減低手術難度和風險。
另外,手術后發現有殘留病灶的患者,可以進行進一步放療。對于因縱膈淋巴結轉移、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侵犯鄰近重要臟器的不可手術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部分IIIA期-N2、IIIB期和IIIC期),同步放化療是標準治療方式。
對于晚期NSCLC,既往認為放療僅能作為骨轉移、腦轉移、腎上腺轉移等的姑息性治療,不過近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晚期寡轉移(轉移灶數目不超過5個)患者經系統性藥物治療有效時,在轉移灶或原發灶增加放療,能夠為患者帶來較好的疾病控制時間和延長生存時間。
小細胞肺癌(SCLC):局限期和廣泛期,放療均能實現獲益
對于局限期SCLC,專家建議胸部放療要盡早加入到治療方案中。腦預防性放療可減少一半的腦轉移發生率。
對于廣泛期SCLC,化療是患者的治療基礎。在化療有效的情況下,通過局部的放療也能夠為患者帶來獲益。
肺癌放療不同時期治療方案
根治性放療
非小細胞肺癌中病灶局限于一側肺,有同側肺門和(或)同側和對側縱隔淋巴結轉移和(或)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者。放療劑量:常規分割法鱗癌60~70Gy,腺癌、大細胞癌50~65Gy。
術前、術中、術后放療
術前放療
目的是增加手術切除率,減少手術困難,消滅已侵及鄰近組織器官而手術不能切除的腫瘤,降低腫瘤局部復發率,提高生存率。現在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實際治療中。
術中放療
(1)手術切除病灶后根據殘留病灶和淋巴結情況,用6~16MV電子線對準靶區進行放療,放療劑量:15~25Gy。
(2)術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時對不能切除的腫瘤做直視下穿刺植入,在腫瘤可能擴散部位做預防性植入,整個治療要在一套治療系統下操作。
術后放療
目的是希望減少局部復發,殺滅手術未能完全清除的腫瘤,提高生存率。適應證:手術切除不徹底,標本病理證實有殘存癌細胞;肺門或縱隔淋巴結陽性;胸壁、大血管有癌性粘連手術切除不徹底。放療劑量為40~60Gy。
早、中、晚期肺癌放療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1)同步放化療后序貫鞏固免疫治療更改了不能手術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策略,顯著提高了患者的PFS和OS,而其毒副反應并未顯著增加。但是,免疫治療聯合同步放化療的時機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在聯合治療中,如何控制毒副反應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
(2)在早期肺癌中,放療與手術如何更好地打出配合戰?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摸索。
(3)對于晚期肺癌患者,放療具有增敏免疫治療的療效。未來,兩者聯合使用的適用人群和最佳模式還有待更多的臨床試驗來驗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