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NEJM:這些乳腺癌患者“去化療”不增加復發轉移風險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李俊杰教授帶你讀懂RxPONDER研究!
    化療的痛苦讓人“聞之色變”,然而在所有癌癥的治療中都有化療的身影,乳腺癌也不例外。那么是否有哪些乳腺癌患者可以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避開”化療呢?RxPONDER研究或許給了我們答案。

    近期,RxPONDER研究相關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該研究從2011年開始進行患者入組工作,至今已經過去了10年,可謂是“十年磨一劍”。醫學界腫瘤頻道特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俊杰教授對RxPONDER研究相關結果的臨床意義進行解讀討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歷經10年的研究為我們帶來了怎樣的研究結果,會對臨床實踐造成怎樣的沖擊與挑戰!

    RxPONDER研究:

    部分患者或可“無代價”豁免化療

    醫學界:化療可能是大部分腫瘤患者都想要“規避”的一個選項,但目前臨床上離完全“去化療”還很遠。請問化療在HR+/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有怎樣的重要性?

    李俊杰教授:在目前的乳腺癌綜合治療當中,化療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內分泌解救治療不敏感的晚期患者最終還是需要化療。而HR+/HER2-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能否從化療中獲益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患者的整體復發風險,二是患者對化療的敏感性。

    舉例而言,對于淋巴結陰性且激素受體強表達的乳腺癌患者(如Luminal-A型),化療顯然是沒有意義的。而對于具有高臨床絕對復發風險,同時對化療敏感的患者,如出現4枚以上淋巴結轉移,或雌激素受體(ER)低表達的患者,即便患者為Luminal型仍可從化療中獲益。

    由于化療的并發癥及毒副反應,大多數患者對化療存在畏懼心理。RxPONDER研究之所以可以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其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在RxPONDER研究發布前,原則上所有淋巴結轉移陽性的患者均應接受化療,而RxPONDER研究在低復發風險人群中進一步篩選出了可通化療進一步獲益以及或可豁免化療的高復發風險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淋巴結轉移為N1、具有一定復發風險的患者而言,化療是否能夠取得絕對獲益仍是具有爭議的問題。

    細胞毒性or閉經?

    絕經前女性中化療作用機制值得深究

    醫學界:請問在RxPONDER研究結論的基礎上,對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還有哪些需要探究的問題?

    李俊杰教授: RxPONDER研究給廣大臨床工作者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對于淋巴結轉移狀態、RS評分相同的患者,為何絕經后患者對于化療不敏感,而絕經前的患者卻可從化療中獲益?對于絕經前患者而言,化療到底是通過細胞毒性作用產生療效,還是通過使患者出現閉經進而產生了類似內分泌治療的效果來發揮作用?

    RxPONDER研究的PI團隊在該研究的討論環節進行了分析。2015年,TEXT和SOFT研究明晰了卵巢功能抑制(OFS)可為絕經前患者帶來生存獲益,而RxPONDER研究的入組時間為2011-2017年,因此在RxPONDER研究中并非所有絕經前患者都采用了OFS治療。基于此,研究者認為對于接受化療的絕經前患者,化療既產生了細胞毒性作用,又通過引起患者閉經而發揮了類似內分泌治療的作用。

    今年的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BCS 2021)再次公布了RxPONDER研究最新數據和事后分析,這些數據對此問題給予了一定程度的解答。RxPONDER研究的事后分析顯示,在接受內分泌治療的絕經前患者中,有58.9%的患者在前24個月內出現停經。

    與同組規律月經的患者相比,停經患者在iDFS上顯示獲益(HR:1.48,CI 0.92-2.40)。接受化療聯合內分泌治療的絕經前患者中有80.8%在接受治療24個月內停經,與同組規律月經的患者相比,其iDFS同樣顯示獲益(HR:1.56,CI 0.85-2.86)[2]

    因此,能否通過OFS治療使絕經前患者調整至絕經后的狀態,進而使患者豁免化療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此外,對于HR+/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主要以內分泌治療和化療為主,如希望對化療進行“降階梯”,則需要做到使內分泌治療“升階梯”。舉例而言,CDK4/6抑制劑已經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展現了可觀療效,那么CDK4/6抑制劑能否用于早期HR+/HER2-患者的強化治療?我們非常期待更多此類研究出現。

    專家簡介

    李俊杰 教授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 現擔任科主任助理,浦東病區主任,科室教學秘書

    •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專家

    • 中華醫學會乳腺腫瘤學組青年專家

    • 上海市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及秘書

    • 中國抗癌協會國際醫療交流委員會常委

    •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乳腺青委副主任委員

    • 中華乳腺病雜志中青年編委

    • 200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至美國麻省總院癌癥中心進行乳腺癌臨床專科進修學習,專注于乳腺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參與并設計多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發表SCI論文15篇,最高影響因子33分。

    參考文獻:

    [1] Kevin K, William E, Julie R, et al. 21-Gene Assay to Inform Chemotherapy Benefit in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 Dec 1; 385:2336-2347 DOI: 10.1056/NEJMoa2108873

    [2] GS2-07 Updated results from a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participants (pts) with 1-3 positive lymph nodes (LN),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R+) and HER2-negative (HER2-) breast cancer (BC) with recurrence score (RS) ≤ 25 randomized to endocrine therapy (ET) +/- chemotherapy (CT): SWOG S1007 (RxPONDER). 2021 SABCS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會飛的胖子

    審核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李俊杰

    責任編輯:Sweet

    作者招募

    醫學界腫瘤頻道招募兼職作者啦!

    如果你是【熱愛寫作】的【腫瘤相關科室醫生、病理醫生】,如果你相信【醫學知識傳播的價值】,為臨床醫生提供高質量、有啟發性的內容,就快來聯系我們吧~

    要求:

    1、腫瘤相關科室、病理醫生,臨床藥師;

    2、有時間、有興趣,對文字有追求;

    3、英文水平佳;

    4、有臨床經驗,能在臨床實踐基礎上進行文獻查找、編譯工作。

    微信:result_crazy(最好附上作品,時間充裕者優先~)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已發表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