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治療時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廣泛應用為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然而,免疫相關的不良事件也逐漸明確,可涉及全身各個器官系統,包括皮膚、胃腸道、肝臟、肺和內分泌器官等等。
不同于化療和靶向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更好地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而免疫系統在攻擊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可能會誤傷一些正常組織,這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出現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疫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可能出現在治療開始后的數天、數周或者數月內,如果可以早期報告、識別并及時處理,大部分不良反應是輕度且可逆的。如何應對免疫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不良反應,且聽小編一期期慢慢道來~
皮膚不良事件是免疫治療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之一,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皮疹、瘙癢和水皰。
若病友們在免疫治療過程中出現皮疹、皮膚瘙癢和水皰等皮膚癥狀,請立即報告醫護人員并就診,醫生會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進行相應的處理。
多數皮膚不良事件可通過及時的干預而不影響免疫抑制劑的繼續使用,而4級皮膚不良事件(如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則需要永久終止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預防皮膚不良事件,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注意以下這幾點:
①每天使用保濕潤膚露,以保持皮膚的清潔和濕潤;
③勤剪指甲,以免指甲過長抓破皮膚,皮膚瘙癢時,避免用手抓撓皮膚;
④穿柔軟寬松的純棉衣服,避免化纖和布料較硬的衣物,以防止摩擦皮膚;
⑤外出時注意防曬,如涂抹防曬霜,戴遮陽帽,打遮陽傘。
胃腸道不良事件也是免疫治療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之一,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腹痛、腹瀉、大便帶血和黏液等,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肛瘺、膿腫、肛裂等腸外表現。
3-4級免疫相關胃腸道不良事件是導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中斷的常見原因。發生腹痛、腹瀉等癥狀的患者朋友們要預警免疫相關的胃腸道不良事件,及時報告醫護人員并就診。
日常生活中,患者朋友可做好哪些預防護理工作呢?以下重點敲黑板:
①保持肛周皮膚清潔,每次便后用柔軟的紙巾擦拭,并用溫水清洗,避免肛周皮膚破損;
②隨時關注排便情況,每天排便≥4次,或大便帶血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③多喝水(約3000毫升/天),減少高纖維(如蔬菜水果、谷類、堅果等)、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生食、乳制品、酒和咖啡的攝入。
總體而言,只要做好日常防護、盡早發現癥狀并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大多數皮膚和胃腸道不良事件,并不會引起嚴重的后果,不必過分擔心。切勿因擔心不良反應造成治療終止而瞞報。
下期小編再來說說一些相對嚴重的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患者朋友們請持續關注哦~
[1]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2021.人民衛生出版社
[2] 秦叔逵.王寶成主編 腫瘤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患者教育手冊(2020).人民衛生出版社

– End –

溫馨提示:本文僅作為科普文章,不提供專業診療意見,具體診療,請找專業醫生指導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