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喝冰水?說了多少次了,女孩子不要老吃冷的,喝冰的,對身體不好,以后宮寒有你受的……”
看見女兒直接從冰箱里拿冰水喝,劉阿姨又開始念叨了。女兒聽了卻不以為意:“你這都是老一輩的觀念了,宮寒到底是什么,你也說不清楚吧?”
一、“宮寒”到底指什么?
國家衛生計生委臨床醫生科普項目有關資料中定義:宮寒的“宮”指中醫學的“胞宮”,泛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功能,與西醫中的“子宮”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因此,“宮寒”并不是一種什么具體的疾病,也并非單純字面上理解為“子宮寒冷”,而是一種“癥候”。
從中醫角度看,“宮寒”又分虛寒和實寒,實寒是受外界寒邪侵襲,致使寒氣停滯在人體的經脈、臟腑、胞宮中,如長時間呆在寒涼的居所中、經期吹空調和貪食寒涼食品等;“虛寒”則指病理產物之寒積聚在人體經脈臟腑和胞宮中,內陽氣不足,寒從內生。
“宮寒”的女性多有手腳冰涼、精神萎靡、氣色差、尿頻等表現,其中以月經異常最為常見,如在月經前小腹有明顯的墜脹感、白帶增多、腰部酸痛,小腹發涼,月經色黑并且有血塊,而且疼痛難忍等。
雖然“宮寒”是中醫概念,但是西醫檢查也有助于幫我們發現身體內部異常。若女性朋友長時間有以上問題出現, 可以到醫院進行一些基礎檢查項目,包括白帶、盆腔B超、婦科內檢以及宮頸癌篩查(TCT+HPv)等,若檢查出有異常,再根據醫生的指示來增加檢查頻率或做更深入的檢查。
二、“宮寒”嚴不嚴重,需要治療嗎?
一說到宮寒,很多女性都擔心會因此影響自己的月經、生育,因此拼命尋求“靈方妙藥”,想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好。但是上面說到,宮寒是一種“癥候”,并不能具體到某一種疾病。雖然中醫上會有一些辯證治療,但也是“無的放矢”,無法落實真正的對癥下藥。
如常見的痛經、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不孕、白帶過多、習慣性流產慢性盆腔疼痛等,可能與宮寒有一定聯系,但并非完全由宮寒引起,這些功能失調性疾病病因復雜,有時伴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如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以引起痛經、不孕,所以還是需要通過精準的現代醫學檢查,確認具體病因由來,才能進行針對性的調治。
臨床實踐也證實,宮寒的治療必須經過專業醫生的辨識,采用對應的方法進行調治。
三、女性如何預防宮寒?
宮寒的預防,得先從日常的衣食住行調整開始。首先,一定要管住嘴,盡量少攝入一些寒涼的食物,如綠豆、苦瓜、涼瓜等;尤其應注意少喝冷飲。女性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可以幫助化解體內寒氣,對調理宮寒起到積極作用。
其次做好保暖措施,特別是小腹、腰部和雙腳部位。平日多用熱水燙腳,也可以幫助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改善宮寒狀態。
除此之外,還要結合適當的運動來增強個人的免疫力。可以從最簡單的每日走路半小時?開始,堅持半年以上,對改善循環,氣血流通也有幫助。
參考資料:
[1]《女人怕宮寒,宮寒到底是什么?》.健康時報.2016-02-17
[2]《宮寒是病嗎?有沒有特效藥?專家說:留神,別被忽悠了》.健康報.2018-07-1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