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又是肝癌!知名主持人病逝,從確診到離世,不足三個月的時間

    2022年1月26日,中國臺灣資深藝人蔡頭(蔡斯文)被爆于2021年12月份因肝癌病逝,享年71歲。

    據悉,蔡頭于2021年10月份確診肝癌,為了接受治療,他暫停了所有工作。患癌的消息傳開后,蔡頭為了避免外界打擾,一直很低調,入院后僅讓一位家人陪伴護理。期間,蔡頭的病情一度出現好轉,但好景不長,癌癥惡化速度極快,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臨終前還一直處于昏迷狀態,最終醫生無力回天。僅不到3個月,肝癌就奪走了他的生命。

    一、中國肝癌病例約占全球新發病例的45%!

    2020年全球腫瘤報告顯示,全球新發肝癌病例91萬,其中中國新發肝癌病例41萬,約占全球新發病例的45%。在肝癌死亡率方面,中國也是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肝癌死亡83萬人,其中中國肝癌死亡39萬人。

    以蔡頭為例,從確診到去世,不足3個月的時間,肝癌“兇猛”得讓人害怕。臨床上約85%的患者就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這也導致中國肝癌5年以上生存期僅有12.1%,而造成這局面的原因,主要與肝癌的隱秘性及代償性有關。

    常言道“胃是喇叭,肝是啞巴”,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即便是早期發生病變,也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癥狀,只有腫瘤侵襲到肝臟包膜時,才可能出現肝區疼痛等表現。此外,肝臟可以算得上是個“勞模”,具有超強的代償能力,即便2/3肝臟組織因為病變“罷工”,剩下的1/3,甚至1/4、1/5也可以正常工作,維持人體所需。所以不少患者初期的肝功能檢查結果會顯示“正常”,然而卻在后期查出肝癌。

    二、肝癌并非無跡可尋,抓住4大信號,別再拖著

    雖然說肝癌早期并沒有什么明顯癥狀,但也并非無跡可尋,只是被很多患者忽視,從而錯過了發現癌癥的機會。早期出現上腹部隱痛或不適、腹脹、食欲減退、發熱、乏力等癥狀,容易被忽視,一旦發現需及時就醫!

    1.腹脹、腹痛: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續性隱痛、脹痛或刺痛,夜間或勞累后加重。

    2.消化道癥狀:常表現為食欲不振,飯后上腹部飽脹,惡心嘔吐或腹瀉。

    3.皮膚瘙癢:最嚴重的部位表現在前胸及背部,有時會在肢體的末端出現瘙癢。

    4.體重下降:肝癌患者體內腫瘤組織壞死后會釋放有毒物質,進一步增加肝臟負擔,出現飯后飽脹,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或體重減輕。

    5.黃疸:如果發生膽道梗阻或者肝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會出現皮膚、眼白發黃等黃疸癥狀。

    若出現以上疑似癥狀時,建議大家多留個心眼,及時到醫院排查病因,不要久拖不理,讓癌細胞更加“肆虐”。此外,即便沒有出現癥狀,也建議以下高危人群定期針對性地進行肝癌篩查,有利于及時發現病變。

    • 如果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定期檢查體內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肝臟功能
    • 如果愛飲酒,記得要戒酒;即使不能一下子戒酒,也應逐步控制并定期檢查肝功能情況;
    • 如果已經有肝炎或者肝硬化的癥狀,一定切記進行B超和AFP(甲胎蛋白)定期篩查
    • 即使沒有癥狀,40 歲以上男性,50 歲以上女性,每年也應進行肝癌篩查(B超、AFP)篩查。

    三、預防肝癌,首先關注兩大“幫兇”

    1、乙肝

    在中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的最大“幫兇”,同時也是導致肝癌進展、復發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防治乙肝,也是在預防肝癌的發生。

    防治乙肝,關鍵是強效抑制病毒,中華醫學會北京市感染病分會徐斌副教授解釋:乙肝患者尤其要關注HBV DNA的水平,可以定期接受高敏檢測,有助于發現病毒載量的變化。而為了降低病毒對于肝臟的傷害,需要將病毒載量控制越低越好,最好是把HBV DNA降低到20IU/ml以下,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肝硬化、肝癌風險。

    2、酒精

    酒精傷肝,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酒精進入人體后,經乙醇脫氫酶分解成乙醛,會對肝臟產生毒性作用,大量飲酒后人體內會囤積大量的乙醛,造成肝細胞DNA損傷。

    而酒精也是乙肝患者肝硬化向肝癌轉化的“助推器”,所以,想要預防肝癌,最好是絕對禁酒。

    除此之外,預防肝癌還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教授認為:“一個人的壽命,60%由生活方式決定,15%由遺傳因素決定,15%由環境因素決定,只有5%-10%是由醫生決定的。”

    所以,自己也要做好自己的“健康把門人”,嚴格控制體重,不吃發霉食品,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食品,不酗酒、不吸煙,不熬夜,不要長期服用可能致癌的藥物。同時要重視每年的健康體檢,特別是有肝炎和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注意肝癌的篩查。

    #守護銀齡世界##健康過大年##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為什么中國肝癌這么多,一發現就是晚期?》.三聯生活周刊.2021-02-08

    [2]《中國84%肝癌和乙肝有關,專家呼吁乙肝患者早診早治》.健康時報.2021-06-2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