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鏜烽教授、曹立明教授分享NSCLC診療臨床經驗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發病率約占肺癌總數的85%[2]。隨著進入腫瘤精準治療時代,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OS)已經顯著延長。
EGFR-TKI廣泛應用于臨床后,給EGFR驅動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然而,EGFR驅動基因陽性的NSCLC仍存在許多未滿足的治療需求。
2022年2月26日,第三屆多澤潤精準診療高峰論壇暨多澤潤醫保獲批慶典在長沙順利落下帷幕。大會邀請眾多肺癌診療領域知名專家齊聚一堂,針對EGFR-TKI達可替尼醫保落地、靶向藥物臨床應用和經驗等話題進行了精辟解析和多學科研討,旨在為醫生同道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為健康中國助力。
會議期間,醫學界腫瘤頻道有幸邀請到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的呂鏜烽教授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曹立明教授就EGFR敏感突變NSCLC的挑戰以及臨床使用EGFR-TKI的經驗進行了分享。
肺癌診療應精準再精準,不同EGFR基因突變亞型治療選擇不同
目前,EGFR-TKI已被推薦為EGFR驅動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標準方案。然而,隨著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的上市,治療選擇增多,究竟選擇哪一種EGFR-TKI?
呂鏜烽教授表示:“在為EGFR驅動基因陽性的患者制定治療方案的時候,首先應當考慮其療效,然后是安全性。”
曹立明教授指出:“EGFR-TKI給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但臨床實踐中可以觀察到,EGFR 19外顯子缺失(EGFR 19del)與EGFR 21外顯子突變(EGFR 21 L858R)兩種基因突變亞型NSCLC患者的預后存在差異。總體來講,EGFR 19del的患者從EGFR-TKI獲益更多,而EGFR 21 L858R的NSCLC患者預后相對較差。
這可能是因為EGFR 21 L858R存在更多的‘共存突變’或者‘伴隨突變’,造成一代和二代TKI對EGFR 21 L858R的PFS和OS療效不佳。此外,EGFR 21 L858R的惡性程度也相對更高。因此,這給醫生用藥提出了一個要求:對待EGFR 21 L858R和EGFR 19 del的NSCLC患者需要區別用藥。“
ARCHER 1050研究結果證實,與一代吉非替尼相比,達可替尼可使患者中位PFS延長5.5個月,達到14.7個月(p<0.0001);其中,中國人群的療效更加顯著,中位PFS甚至達到了18.4個月,達可替尼是目前唯一一個在中國人群中PFS超過18個月的TKI。
圖1:ARCHER 1050研究PFS結果(左)和OS結果(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ARCHER 1050研究的分層分析中,EGFR 21 L858R亞組的生存曲線明顯分開,達可替尼組中位OS為32.5個月,較吉非替尼組的23.2個月延長了9.3個月,死亡風險下降33.5%(HR=0.665,P=0.0203),說明了達可替尼在EGFR 21 L858R突變人群中的療效顯著,這部分人群獲益更多。
目前,《中國第17屆肺癌高峰論壇專家共識》和《衛健委合理用藥指導原則》已經將達可替尼作為21 L858R突變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優選推薦方案。
呂鏜烽教授指出:“從指南的角度而言,選擇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來治療一定是沒問題的。
但是從目前的臨床研究結果來看,對于EGFR 21 L858R突變基因陽性的患者,三代EGFR-TKI沒有明顯的OS獲益。而達可替尼可以給EGFR 21 L858R突變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帶來OS獲益。那么,在選擇藥物的時候,就會有所考量。就我個人觀點,對于EGFR 21 L858R突變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而言,如果沒有腦轉移,達可替尼可以作為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
在肺癌的診療策略中,安全性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一環。
呂鏜烽教授指出:“二代EGFR-TKI主要的AE是皮疹、甲溝炎還有腹瀉。而嚴重的AE,如肝損傷、間質性肺炎,發生率較低。而且,達可替尼的AE可以通過減量來控制,同時減量不減效。”
曹立明教授分享了她應用達可替尼的臨床經驗。“在臨床應用時,我們發現患者對達可替尼的接受度是較高的,雖然皮疹腹瀉發生率較高,但相對來說肝損傷、間質性肺炎等嚴重的不良事件(SAE)少見。有些患者在使用的達可替尼后,出現較嚴重的皮疹和甲溝炎,但經過評估腫瘤明顯縮小。這些患者因達可替尼的療效很好,擔心影響療效而不愿減量,這時我們會解釋療效不會因為減量而降低,建議患者減量,絕大部分通過減量后減輕了副作用。可見患者對達可替尼療效有充足的信心。”
EGFRm+NSCLC治療如何排兵布陣?“2+3”序貫方案或成優化治療模式
在NSCLC診療時,EGFR-TKI的耐藥一直是臨床診療的難題。臨床上對于該問題進行了治療模式的探索,其中備受關注的便是“1+3”、“2+3”、“3+X”治療模式的選擇。
呂鏜烽教授認為:“目前三代EGFR-TKI的耐藥,沒有特別好的手段來克服。因此,一線治療藥物選擇也應考慮給患者后續治療留下更多選擇空間。就我個人的觀點,可能會考慮‘2+3’序貫治療模式,因為二代EGFR-TKI對EGFR 19del患者的療效也是不錯的。”
“除了療效、安全性,藥物可及性也是制定臨床治療策略重要的一環。”呂鏜烽教授介紹道,“醫保政策對藥物可及性有很大的影響。許多腫瘤患者的經濟情況不好,可能對他療效好的藥物無法承擔,這其實是很可惜的。近幾年,EGFR-TKI先后進醫保,給患者提供了很多選擇。EGFR 19del突變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能夠從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中獲益,可選擇余地是很多的。但EGFR 21 L858R突變基因陽性的NSCLC患者考慮治療策略的時候,可選擇的藥物就相對局限。”
曹立明教授表示:“此前,EGFR 21 L858R突變基因陽性的患者需使用達可替尼是沒有醫保報銷的,有些患者因為經濟原因放棄了用藥。現在,達可替尼進入醫保無疑是給這部分患者帶來了福音。”
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湖南省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辦公室副主任
湖南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湖南省醫學會癌癥康復和姑息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腫瘤全病程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介入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肺癌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部腫瘤學術委員會
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CSWOG)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內鏡雜志》編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基于國產電磁導航 系統的早期肺癌精準診療技術集成解決方案研究”項目子課題分中心負責人
專長:肺部腫瘤/胸膜疾病診斷和鑒別診斷、晚期肺癌綜合治療、胸部內窺鏡下各種介入診療。
[1]白連啟. 肺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 結核病與胸部腫瘤, 2006, 000(001):38-45.
[2]LUNGevity Foundation. Types of Lung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lungevity.org/for-patients-caregivers/lung-cancer-101/types-of-lung-cancer. Accessed March 2020.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