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肝癌專家思想碰撞,共謀肝癌治愈之路!
2022年2月26日,由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材中國”)及默沙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日肝癌高峰論壇隆重召開。大會攜手中日肝癌領域著名專家,傳遞肝癌前沿進展,分享權威診療經驗,探尋新理念與思維碰撞,旨在持續推動中日、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肝癌診療水平!
大會特別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滕皋軍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學醫學院Masatoshi Kudo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樊嘉院士在致辭中表示,“中日肝癌診療促進交流聯盟(CJLCA)”成立至今2年有余,極大提高了兩國及亞太地區肝癌診療水平。目前,侖伐替尼在中晚期肝細胞癌的轉化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價值,2021年《肝癌轉化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將侖伐替尼納入其中,該共識英文版于2022年在國際著名期刊《肝膽外科外科與營養》(HSBN)上發表,相信未來中日兩國在肝癌診治理念與經驗上將繼續求索、共同交流和構建肝癌治愈藍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
董家鴻院士表示,歷屆中日肝癌診療促進交流聯盟會議,促進了中日肝癌防治新進展。希望本次大會的召開,推進肝癌診療新理念和新方案在臨床實踐中落地,促進中日雙方共同的學習、交流與成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
滕皋軍院士率先回顧了日本學者將碘油作為栓塞劑經肝動脈注入肝臟在肝癌治療中的貢獻,表達希望通過本次大會交流,使兩國肝癌診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共同造福人類。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滕皋軍院士
Masatoshi Kudo教授在致辭中說道,期待本次會議上對肝癌診療領域最新數據、前沿進展開展積極交流,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日本近畿大學醫學院Masatoshi Kudo教授
衛材中國腫瘤(特藥)事業本部朱蕊女士在致辭中表示,愿中日肝癌診療促進交流聯盟的搭建能夠推動中日在肝癌診療領域達成更多共識,不斷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目前衛材原研的侖伐替尼(樂衛瑪)已為中日兩國156,000例患者帶來福音,約占全球病例80%,期望未來以侖伐替尼為基礎的治療能讓更多肝癌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存。
衛材中國腫瘤(特藥)事業本部朱蕊女士
本篇章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敏山教授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戴朝六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惠川教授分享了《系統治療提高肝癌根治性治療的可能和效果》。
我國中晚期肝癌患者以根治為治療目的,但中晚期肝癌術后復發仍是主要問題,IIB期和IIIA期肝癌患者手術并不能達到根治性效果,系統治療在縮瘤、降期方面效果顯著;中晚期肝癌病人經過系統治療或聯合局部治療獲得緩解后,再行手術切除是安全的,部分病人能獲得根治的效果;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后的效果受到緩解方式的影響,因此術前預測病理學緩解深度或有助于后續治療決策;腫瘤緩解之后,手術切除是否增加療效尚需對照研究去驗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惠川教授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Kyiyoshi Hasegawa教授隨后帶來《日本當前原發性肝癌手術治療的臨床實踐》。手術是晚期HCC患者治愈的唯一選擇,但大部分患者因為廣泛的血管浸潤、肝內或肝外轉移等無法手術。對此,Hasegawa教授還提出了不可切除HCC的分類方法。侖伐替尼的研發和上市,在不可切除HCC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隨著治療藥物的顯著進步,轉化治療或將成為晚期HCC重要的療效追求手段。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Kyiyoshi Hasegawa教授
▎中外大討論(一):
討論環節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偉林教授和Hasegawa教授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連新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李強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文天夫教授、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夏鋒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宋天強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周樂杜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李剛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Etsuro Hatano教授、日本東京虎之門醫院Junichi Shindoh教授及日本國立醫院九州醫療中心Yuko Takami教授分別針對以下議題發表見解。
Q1
肝癌轉化治療的目標患者群&如何定義潛在可切除人群?
-
對于潛在可切除人群的定義,應具備技術上或腫瘤學上不可切除因素之一。對于技術上不可切除的HCC,目前已有多種解決方案進行轉化;對于腫瘤學上不可切除的HCC,隨著系統治療的進展已為HCC的治療提供更多選擇。
-
術前病理緩解深度的預判與遠期生存有關,新輔助治療患者達到R0切除后可提高遠期生存,但病理學緩解深度能否作為評估療效的指標還有待證實。此外,病理緩解亞型的分類,不可切除HCC類型的分層以及HCC全程輔助治療時間的評估均影響著目標人群預后生存。
-
腫瘤的深度轉化與腫瘤可切除的目標人群有關,外科治療時機的選擇、降期后手術方式的選擇等影響患者的預后,均有待進一步探索。
Q2
肝癌轉化治療術前方案的選擇及考量因素?
-
肝癌轉化治療方案包括以侖伐替尼為代表的系統治療或聯合局部治療為主,但需考量聯合治療時的停藥時間;
-
肝癌轉化治療依靠影像學與化驗指標進行評估,轉化治療術前標志物的篩選及手術窗的選擇、術后復發及輔助治療時間有待更多研究數據支撐。
Q3
肝癌轉化切除后高危術后復發的臨床策略?
-
術后輔助治療的III期研究顯示,持續侖伐替尼治療帶來獲益;
本環節由樊嘉院士主持,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邵海波教授匯報了《從指南更新看介入聯合系統抗腫瘤藥物的優選》。
邵海波教授表示,在中晚期肝癌治療中,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治療是中晚期肝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多項指南強調重視局部聯合局部/聯合系統抗腫瘤治療,TACE聯合系統抗腫瘤治療可以進一步提高介入治療的療效。TACE治療的療效評價分為短期療效和長期療效,且要重視保護患者肝功能。
因此系統抗腫瘤藥物的選擇尤為重要,需兼顧短期和長期療效,且在治療過程中的肝功能變化需持續關注。以侖伐替尼為基礎聯合介入治療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一線治療方案,并進一步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獲益。已有循證支持侖伐替尼聯合介入治療可助力術后輔助及轉化治療,進一步減少術后復發,也可為降期切除和消融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邵海波教授
隨后Kudo教授分享了《HCC治療的新階段—關注肝內腫瘤》。Kudo教授表示,首先,中期HCC的治療策略,旨在達到“高質量”完全緩解:對于TACE難治性HCC,侖伐替尼不能單純使患者實現持續性完全緩解(CR),仍需聯合TACE治療。對于適合行TACE治療的HCC,單純TACE無法實現持續性CR,與侖伐替尼聯合可改善療效。
TACTICS-L研究結果顯示,侖伐替尼聯合TACE中位PFS為24.4個月,在約70%的患者中達到CR,超過50%的緩解者顯示持續緩解至少12個月。
其次,晚期HCC的治療策略,旨在成功控制肝內疾病。對于預期預后較好且伴肝內病變的HCC,侖伐替尼聯合TACE治療可降低肝內腫瘤分期,延長HCC患者的生存;對于預期預后較差且伴肝內病變的HCC,建議行侖伐替尼單藥治療。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Masatoshi Kudo教授
▎中外大討論(二):
討論環節由劉連新教授和Kudo教授主持,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劉瑞寶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顏志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金龍教授、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韓國宏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趙明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薛揮教授和Yusuke Kawamura教授、Kaoru Tsuchiya教授針對議題展開精彩討論與分析。
Q1
以局部治療為核心聯合系統治療在不同肝癌分期中的臨床策略是什么?
-
應避免多次進行TACE治療,篩選適合聯合治療的人群。
-
介入治療的時機、頻次,血管及肝功能的保護,患者腫瘤狀態、聯合藥物的選擇等都是HCC聯合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
-
鑒于我國HCC狀況,對于TACE難治性HCC等的治療需與日本治療方案區分。
-
研究表明,中期HCC的治療以TACE主,晚期HCC的治療以侖伐替尼聯合TACE為主。
-
我國肝外科更多注重系統治療,后續應關注TACE治療肝內病灶的控制。
Q2
TACE聯合系統性治療過程中肝功能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
了解患者情況,盡可能地保護肝功能,改善肝臟儲備功能;
-
對于伴有門靜脈癌栓的HCC或可選擇除TACE外的其他介入治療方式;
-
聯合治療時藥物劑量的應用及多學科診療(MDT)密切觀測都至關重要。
本篇章由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沈鋒教授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郝純毅教授共同主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匡銘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莢衛東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譚廣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叢文銘教授、湖北省腫瘤醫院尹濤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丁元教授和Kudo教授、Hasegawa教授、Junichi Shindoh教授、Etsuro Hatano教授、Yuko Takami教授、Yusuke Kawamura教授和Kaoru Tsuchiya教授,分別就未來兩國肝癌治療的發展方向、學術熱點及未來兩國在證據生成方面的合作展開熱情洋溢的探討。
-
圍繞臨床治療熱點問題共同開展隨機對照(RCT)研究、轉化治療相關研究(如HAIC聯合系統性治療)、回顧性臨床研究、免疫治療方向的研究等,以提升肝癌轉化治療、新輔助治療的合作,實現中晚期HCC無瘤生存的治療目標。
-
期待中日共同開展聯合治療獲益人群分子標志物等的相關研究,共建HCC手術轉化治療標準及術后輔助治療方案準則等。
-
期待中日共建肝癌診療共識、HCC病理報告規范、肝癌治療數據的統計學共識,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會議最后,大會執行主席周儉教授總結道,本次衛材與默沙東主辦的2022年中日肝癌高峰論壇中文頻道參與人員達20000余人,英文頻道達5000余人,線上線下匯聚了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日本的同道。時不我待,愿每位專家教授在中日肝癌高峰論壇會議中有所獲益,愿大家攜手并肩,共筑生命希望!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