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惡性腫瘤針對性的體檢策略。
【一、消化系統】
食管癌
高危人群:過燙過快的不良飲食習慣、吸煙飲酒、Barrett食管、食管癌高發地區人群(秦嶺、太行山、閩粵贛交界)等。
針對性檢查:內鏡檢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增強CT等。50歲以上5-10年做一次內鏡或上消化道造影。
胃癌
高危人群:家族史:一級親屬、幽門螺桿菌感染伴萎縮性胃炎、“老胃病”例如胃潰瘍經久不愈、胃息肉、手術后殘胃等、高發地區人群50歲以上人群:如西北地區、東三省、沿海地區等,尤其是有長期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飲食習慣。
針對性檢查:胃鏡檢查,建議高危人群40歲開始3-5年一次、一般人50歲開始5-10年一次。
肝癌
高危人群:慢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長期酗酒、肝癌高發區50歲以上人群、家族史等。
針對性檢查:腹部超聲、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敏感性很高)、CT。
結直腸癌
高危人群:家族史、長期高脂低纖維素加工肉制品飲食、腸道息肉病史、肥胖與糖尿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針對性檢查:腸鏡檢查,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1次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每5~10年進行1次纖維結直腸內鏡檢查或鋇劑灌腸造影檢查。有高危因素腸鏡檢查間隔時間可能需要縮短。
【二、其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肺癌
高危人群:年齡50~70歲、吸煙史大于30包年(包年=每天吸煙的包數×連續吸煙的年數)、當前吸煙或過去15年內已戒煙的人群,肺癌家族史。
針對性檢查:低劑量高分辨率胸部CT。高危人群根據情況3-5年復查一次,甚至有人認為重度吸煙等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CT。也建議,沒吸煙的健康人群應該在50歲時做一次。其他無創方法還有: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乳腺癌
高危人群:乳腺癌家族史、BRCA1基因突變、月經初潮早生育年齡晚、肥胖、不規范使用雌激素、曾經病理學檢查診斷為小葉原位癌或乳腺不典型增生等。
針對性檢查:觸診、鉬靶。30~40歲婦女每1~3年接受乳房觸診檢查(自檢或找醫生),40歲以上有高危因素的婦女增加乳房鉬靶拍片檢查。
宮頸癌
高危因素:HPV持續陽性,家族史。
針對性檢查: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HPV疫苗可預防宮頸癌。
以上列出了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不是所有人都要做相應的針對性檢查,人們應該按照是否有生活習慣或家族史等危險因素來選擇相應的防癌篩查的體檢項目。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