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
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產于浙江、湖南、江西、湖北、河北等地。定植當年霜降至冬至,莖稈由綠色轉枯黃,上部葉已硬化,葉片容易折斷時采收。曬干或烘干,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麩炒用;炒至黑褐色者稱為焦白術。
【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
【性味】苦、甘,溫。
【歸經】脾經、胃經。
【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應用】
- 腫瘤治療
本品常用于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也常用于術后患者的恢復;對于癌性胸腹水也有較好的作用。也可用于其他具有脾虛證候的腫瘤。
治療食管癌與胃癌,常配伍黨參、茯苓、山藥、陳皮、佛手、砂仁等益氣健脾理氣和胃之品,并加用壁虎、藤梨根、菝葜、半夏、南星等解毒散結之品;
治療肝癌,常配伍茯苓、薏苡仁、郁金、柴胡、枳實、青皮等健脾益氣、疏肝解郁之品,并加用蟾皮、半枝蓮、半邊蓮、巖柏等散結解毒之品,伴有疼痛者,加用延胡索等理氣止痛之品。
用于腫瘤術后伴有脾失健運的患者,以益氣健脾為主,本品常配伍砂仁、茯苓、陳皮、山藥、黨參等,伴有氣滯血瘀者,加用延胡索、丹參、三七等理氣散瘀。
治療癌性胸腹水,常應用大劑量生白術配伍黃芪、黨參等扶正之品,并用豬苓、澤瀉、貓人參、龍葵等利水散結。
- 其他應用
(1)食少便溏、脘腹脹滿、肢軟神疲:本品有補氣健脾之效,對于脾氣虛弱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脹滿、肢軟神疲,常配伍人參或黨參、茯苓、甘草等。
(2)水腫、小便不利:本品既可補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故常用于水腫及小便不利,常配伍茯苓、澤瀉等同用,如五苓散或者四苓散等。
(3)多汗:本品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可單用或者散服,或配伍黃芪、浮小麥等同用。
(4)胎動不安:本品有補氣健脾、安胎之功,常配伍砂仁同用。
【使用注意】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文獻論述】
《神農本草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藥性論》:主大風頑痹,多年氣痢,心腹脹痛,破消宿食,開胃,去痰誕,除寒熱,止下泄,主面光悅,駐顏去皯,治水腫脹滿,止嘔逆,腹內冷痛,吐瀉不住,及胃氣虛冷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