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和朋友們吃飯的時候,他們問及了消化道出血,我也是習慣性的問了他大便的顏色、性狀等內容。一會功夫,全桌上的人,除了我以外都默默的放下了筷子,難道他們在思考和復習我剛剛所說的那些顏色嗎?
消化道出血可以是由多種疾病所導致,包括消化道潰瘍、炎癥性腸病、憩室、痔瘡、結腸息肉、直腸脫垂、消化道血管異常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其臨床表現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嘔血、黑便、便血,或者出現頭暈、乏力、暈厥等不典型癥狀。如此說來,單純就出血而言,也不完全是大家印象中鮮紅的、新鮮血的顏色。部分腫瘤性疾病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其臨床表現就顯得更加多樣。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上一般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下消化道的分界點是以位于十二指腸部位的“懸韌帶”為界。臨床上根據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可以分為大量、中量、少量和微量出血等。消化道大出血時可以在短時間內出血超過1000ml以上,發生嘔血的時候常提示胃內積血超過300ml以上,而微量隱匿性出血卻可以指持續數年或者間歇性發病,或者持續大便隱血陽性,這也是腫瘤性出血的特點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食管癌和胃癌等上消化道腫瘤可以引起消化道大量嘔血,尤其是那些腫瘤呈現外生性生長,形態呈菜花狀、潰瘍性如火山口樣生長的惡性腫瘤。上消化道嘔血在發生之前常伴有上腹不適、惡心等反應,隨后嘔出血性胃內容物。對于其顏色的判斷主要視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出血在胃內停留時間的長短以及出血部位等因素直接相關。
出血量較大、出血急、在胃內停留時間短的時候,嘔血一般為血色鮮紅或暗紅色,且多混有有血凝塊。出血量較少、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由于出血中的血紅蛋白與胃酸相互作用而形成酸化的正鐵血紅蛋白,這樣情況下嘔血的顏色多為咖啡渣樣的棕褐色,并且多伴有黑便。對于那些病程較長、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的疾病,一般來說臨床上僅表現為黑便,時間久了還可以伴有貧血等情況發生。膽道腫瘤、壺腹部位腫瘤引發的出血多數表現為慢性失血,多以黑便、貧血為主,很少見有大量嘔血表現發生。
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便血,也就是大便帶血。便血的顏色、性狀主要與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等因素有關。便血量較多的時候,便血多數呈鮮紅色,停留時間長時則多為暗紅色,也可以全為血液或者與糞便相混合。如果是少量出血,每日5ml以下的時候,則無肉眼可見的大便顏色改變,只有通過所謂的潛血檢查才能明確有出血發生,又被稱為隱血或者潛血陽性。下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時一般預示出血量較大。小腸出血中約有三分之二為惡性,少量出血僅表現為黑便或隱血陽性,也可以間歇性發作,一般不會引起嘔吐,但可以伴有腹痛、腸梗阻、腸套疊等表現。
大腸腫瘤出血常見于各類大腸腺癌、肉瘤以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右側的盲腸、升結腸癌發生的便血較之左半側結腸癌少,右側出血一般混合在稀便之中,不易被察覺到,大便的顏色呈現為果醬色樣便,長期的隱性、慢性失血,導致貧血癥狀明顯。在直腸癌中,便血則為最常見的癥狀,多數為新鮮血或者暗紅色血便,一般不與大便相混合。當肛管部位發生腫瘤時,還可以出現便血和疼痛的共同癥狀,尤其是排便的時候更為明顯。
既使黑便、血便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但是,咯血、口腔、鼻、咽部出血、肛周出血以及服用鉍劑、鐵劑、碳粉,以及食用特殊食物,如動物內臟、動物血等也可以出現這些表現。這也需要臨床上實施必要的鑒別,明確是否為消化道出血和具體的出現部位及疾病診斷。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