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抽煙、喝酒、燙頭”,你是不是立即就會與相聲演員于謙老師聯系起來了。對于這三個名詞,幾乎成了于謙的另外一個特征性的標簽,也是一個抹之不去的梗。
應該說,“抽煙、喝酒和燙頭”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良習慣,這些也是導致包括腫瘤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與之相近的“抽煙、喝酒和肥胖”也是導致全球一半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惡性腫瘤發生原因的探究中,包括很多不良飲食習慣、惡劣生活環境、人口老齡化等多因素的影響,正是因為這些腫瘤發生相關因素的不斷增加,也導致了全球范圍內的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升高,惡性腫瘤也成為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致死性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按照2020年全球癌癥發生數據統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癌癥發生率最高的國家。這其中除了與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直接相關以外,還與我們人民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直接相關。其實,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世界各國,如“抽煙、喝酒和肥胖”則是導致全球一半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2年8月,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則發表了一項臨床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全球幾乎一半的腫瘤患者死因是由于吸煙、飲酒和肥胖等風險因素所引起的,吸煙則是最主要的風險因素。
研究人員對全球疾病、傷害和風險因素(GBD)實施研究表明,評估了34種行為、代謝、環境和職業風險因素對于腫瘤死亡和健康的不良結果。全球近445萬例腫瘤患者的死亡是由吸煙、飲酒和肥胖等因素造成的,占全球腫瘤死亡人數的44.4%。其中,男性的風險因素占50.6%,女性則為36.3%。
對于癌癥負擔的估計來說,主要是基于死亡和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來衡量的。男性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吸煙,占全部男性癌癥DALY的33.9%。飲酒、飲食風險和空氣污染是第二大風險因素,分別占所有男性癌癥DALY的7.4%、5.9%和4.4%。
對于女性而言,吸煙也是主要風險因素,占所有女性癌癥DALY的10.7%。不安全性行為是女性的第二大風險因素,此后依次為飲食風險、肥胖和高空腹血糖,其分別占所有女性癌癥DALY的8.2%、5.1%、4.7%和3.6%。
這些因素導致的腫瘤發生,在男性主要包括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和胃癌,女性則為宮頸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
在諸多的風險因素中,行為風險、環境與職業風險是男性、女性在兩大風險因素中存在的主要差異。在行為風險因素中,男性誘發腫瘤的吸煙因素是女性的4倍左右,在飲酒方面,則是3倍多。
在研究環境、職業風險評價中,男性高于女性3倍左右,這也提示在現實工作環境中,男性可能比女性更有可能暴露于致癌物高風險環境之中。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癌癥負擔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吸煙則是其主要風險因素之首,而其他導致癌癥負擔的重要因素雖說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略有差異,但是抽煙、飲酒、肥胖,接觸致癌性、化學性物質均是主要的致癌因素。這些因素也是實施腫瘤預防、防治的主要內容和方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