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吳大哥今年40歲,近兩年時間里他每天幾乎都要上3~4次廁所,但他沒有太當回事,覺得是自己吃多了導致的。這幾月來,本身很暢通的吳大哥卻頻繁出現便秘癥狀,經常兩三天才會排便一次,排的還特別不順暢。這次他已經連續4天沒有排便了,整個腹部脹的特別難受,一吃東西就會嘔吐。

    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初步判斷吳大哥是腸梗阻導致的不適癥狀,但在后續的CT檢查中,醫生發現吳大哥的腹腔內有多個腫大的淋巴結,后續的病理檢查顯示為結腸癌,且病程已經發展到了晚期

    由于吳大哥的病灶距離肛門過近,只能切除肛門在腹部進行造口治療。這個結果令吳大哥難以接受,自己還這么年輕,就要一輩子掛著造口袋生活……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一、得了直腸癌,一定要切掉肛門嗎?

    腸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腸道的癌癥,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腸癌已成為我國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北上廣深等發達的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達到了53/10萬人,與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差不多。

    臨床數據顯示,低位直腸癌占比約有60~70%,針對這些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案就是外科手術。不少罹患腸癌的患者結果都和吳大哥一樣,需要切除肛門保命,但也有很多患者無需切除肛門,是否切除肛門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廣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孟金成醫生表示,腸癌患者是否可以保肛,主要取決于腫瘤的生長位置。如若病灶生長距離肛門過近、3cm以內的話,切除腫瘤時需要將病灶連同肛門一起切掉。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王貴玉則表示,想要保肛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腫瘤的位置,離肛門越遠的病灶,患者在外科手術中保肛的幾率也越大。臨床上將距離肛門<5cm的病灶稱之為低位直腸癌,這種類型的病灶保肛難度較大;

    二是腫瘤本身的特點,如大小、浸潤程度、分化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等,分期越晚、發生轉移、體積越大的腫瘤,保肛的可能性也越小;

    三是血管因素,在進行保肛手術后,需要將腸管進行對接,這時候會形成一個吻合口。吻合口想要維持正常功能,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供給。一些患者的腸系膜血管達不到吻合條件,則無法起到好的治療效果,還可能需要進行二次手術。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二、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別不在意

    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腸癌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50歲人群中,這些患者中很多一經發現就是晚期,這和患者沒有及時關注腸癌早期信號之間有很大關系。日常一旦發現身體出現這些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糞便形態改變:如糞便變細、血便以及帶有黏液等;

    排便習慣改變:本身排便較為規律的人,突然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或是出現便血等癥狀;

    消化道不適:常見的有腹脹、消化不良以及腹部隱痛等,隨著病程發展癥狀會越來越嚴重;

    全身癥狀:腸癌會引起患者出現一系列異常的全身表現,如消瘦乏力、低熱等;

    糞便帶血:腸癌引起的便血多會附著在糞便內部,且顏色較為深紅,與痔瘡引起的便血有很大的區別;

    腹部包塊: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在腹部發現明顯包塊,這是由于病灶與周圍組織浸潤粘結而成的腫塊。腫塊的質地多比較堅硬,且形狀不規則。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三、不想惹上腸癌,4個惡習趁早改掉

    腸癌的發生與日常的不良習慣之間有很大關系,想要預防腸癌,要先從不良習慣進行改變。

    1、久坐不動

    長期久坐不動會導致胃腸道的蠕動速度變慢,也容易引起便秘發生。這樣一來糞便內的一些有害成分、致癌物等,會在腸道內長時間停留,增加腸道發生病變的幾率。

    2、不愛喝水

    飲水量不足會導致糞便變得干結,會增加便秘發生的幾率。有研究發現,每天飲用2.5l的水,可降低45%的腸癌發生風險。尤其是晨起一定要喝水,喝水可幫助補充水分、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3、三餐不定

    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習慣是導致腸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發現,經常三餐不規律的人群罹患腸癌的風險相較于普通人會增加2~3倍。

    4、吃肉不吃菜

    不少人在日常屬于無肉不歡的狀態,經常不吃蔬菜,只吃肉。肉類內含有的膳食纖維含量較少,且內里的一些成分進入腸道后會增加腸道病變的幾率。尤其是一些高溫燒烤的肉類,內里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經常攝入會顯著增加腸癌的發生幾率。

    40歲男子一天大便3次,確診腸癌!醫生提醒:6大癥狀是腸癌信號

    就目前來看,我國腸癌的治療現狀是很不理想的,約有20~30%的患者一經確診就是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如果可以在早期發現腸癌的話,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

    建議年齡>45歲、家族內有腸癌病史、有腸息肉病史以及膽囊炎的患者,要盡早進行腸鏡檢查。發現腸息肉后,不要對其置之不理,建議盡早切除。臨床上很多腸癌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切除后可以防患于未然。

    想要預防腸癌發生,注意要從生活中的細節去進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能改還是盡量改掉為好。

    參考資料:

    [1]《直腸癌保肛還是保命?只能二選一嗎?》.中山市中醫院.2023-02-24

    [2]《直腸癌保肛 要看哪三個條件》.健康報醫生頻道.2016-11-04

    [3]《40-50歲結直腸癌最高發,有些人要把整個肛門全部切掉,這種技術給了治療新希望! | 推廣》.健康時報.2017-06-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